以下是膠學生交的膠論文,題目為"kuso",內容為原創,未經許可,請勿用作膠用途。
膠同學一:
KUSO的正式中文名稱是“褲餿“,科學名詞稱作“鉀鈾氧化硫“,意指遍佈於藍星的一種庶民文化。其品味通常憤世嫉俗又沒文化基礎,低俗鹹濕、臭不可聞,如內褲萬年不洗之酸餿味,故以“褲餿“名之。
一般人以為,只有無能佔領地球的K隆星人或火星人,才會沒事玩這些無聊玩意兒。但是很不幸的,經過了許多科學加的實地調查,發現有高達八成以上的地球人,其實都暗中偷偷在KUSO,卻不想讓人知道。
經研究發現其實參與“褲餿“的包含苦悶的狗族與被學店教成腦殘的學生、甚至是被迫行政中立的公務員等,充斥於人類社會的各階層。但在經歷、年齡、小圈圈範圍不同等造成的差異下,有人認為“褲餿“應該是惡搞現實,也有人認為“褲餿“應該謹守星爺教誨,有人認為“褲餿“理當掏出褲檔裡的邪惡展眾。這樣的爭執造成“褲餿“界一陣王不見王、戰文不斷,以致“褲餿“的定義仍無法取得共識。
評語: 經防止抄襲軟件發現,出處為偽基百科,因此給予不合格分數。
膠同學二:
kuso是日文"くそ"的發音,由於其發音與英文中"shit"發音相近,因此被用作為「可惡」或「糟透了」的解釋。言而此解釋很快便被另一解釋所取代。
另一解釋是用以形容"kululu"。"keroro"中的惡搞情節就被用"kuso"來形容。"kuso"用作「惡搞」或「惡性趣味」等意思的來源為日文一隻名為「死亡火槍」的遊戲,由於此遊戲被給予「史上最爛遊戲」的稱號,因此不少人忍受著遊戲主角越前康介的"kuso"叫聲,為此遊戲花了不少時間。由於這群"玩家"對一隻爛遊戲付出這麼多,因此日本人便形容這些玩家為"kuso",解作他們「惡搞」。其後台灣文化受日本文化影響,使"kuso"一詞在台灣廣傳,也被正式用作「惡搞」的意思。此台灣用語也因港台遊戲而在香港為人所使用。"kuso"的支持者便以此宣洩厭力,使無所不可"kuso",無所不可惡搞的文化出現。
評語: 內容精彩絕倫,而且為原創膠文,但是由於膠考分數不足,難登大膠之堂,因此取消資格。
附送膠劇膠片相一張,給有膠之仕觀看
來源:tvb 新劇"施公奇案II"
如有侵反版權,請即通知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